一旦入了冬,周邊之物都變得枯燥與孤獨。又寒又冷,北風嗆地,環境惡劣,古人說一年到頭“冬又殘?!辈幌捕?,大概是它“擠走了”我心愛的秋,秋天實在讓人喜愛得緊,碧云天,黃葉地,秋色連波;更別提饞得心癢癢的蟹、葡萄、石榴了。但時光流轉,你我不可左右,這些年在外領略過北國的凜冬,也感受過江南的清冬,慢慢的自己開始學著去感受冬天、觸摸冬天、欣賞冬天,并試著把“殘冬”過成“雅冬”!
北國的冬冷的厲害,但那凜冽背后是雪國的柔美,記得《爾雅 · 釋天》中有“冬為玄英”的說法。冬夜漫長,玄為黑色,故冬為玄色?!坝ⅰ笔茄┗??!白蛳煲怏E回復,繁陰一布飄寒英?!弊蛞固炜諡跗崮?,誰知雪花一落,就像月亮揉碎了光,星星點點飄向人間?;薨档纳钜?,有了微光,古人稱說冬乃“玄英”。我個人更喜歡李白形容的雪“應是天仙狂醉,亂把白云揉碎?!毕卵┎粌H僅是浪漫而已,它讓冬天不再孤寂,堆雪人、打雪仗、捕鳥雀......我們在這樣的冬天,有如雪花的瀟灑,花木蘭的英氣,果敢地刺破晦暗的日子。雪下得肆意,人們樂得快意。
冬有雪,應景的是梅和竹,南北方各有所愛之物,但皆在這白色里烘托出絲絲雅韻:
冬天里的竹林,雅韻涂抹的翠綠配上那絲絨一樣的白雪,你聽,“雪灑竹林”慢慢奏開。好似玉笙,沒有雨滴那么響,只是雪落驚竹,驚起一陣清音,“飛雪有聲,惟在竹間最雅?!薄兜赖陆洝氛f:“五音令人耳聾?!逼饺绽锕さ厣掀嚨霓Z隆聲,鼎沸的喧鬧聲,聽慣了大的聲音不止會使聽覺的閾值提高,還會迷惑心志。只懂得聽見大的,忽視了微小的、輕的聲音。雪下竹動是冬的沉寂,或許是希望人能聽輕音,體察細微的感受,唯有關心感知,人才會變得細膩。
“年年雪里,常插梅花醉?!泵废阕砣瞬辉跐饬蚁銡?,而是在風吹雪落時,在梅花樹下細細端詳,暗暗浮動的香氣似致廣大,需盡精微。并不精確的梅香,往往需要我們凝神靜氣的呼吸?;ㄏ悴蛔砣?,醉人是花樹下一心一意專注的自己。宋人有一本《梅品》,寫了品梅的“二十六宜”:薄寒,佳月,微雪,孤鶴,明窗,疏籬,紙帳,林間吹笛,膝下橫琴,石枰下棋,掃雪煎茶,美人淡妝簪戴……二十六個方法每一件都是小事,小事雖小,卻包含了一個人的品味、修養、審美。人們往往認為一種大的品格很難培養,但對于古人而言,僅僅聞香而已。
白居易在《歲晚旅望》中說:“向晚蒼蒼南北望,窮陰旅思兩無邊?!币荒隁q終了,我依然羈旅在外,每走一步總是忍不住回望,什么時候回家呢?驚訝“又到歲末新初啦!” ,告訴自己不必擔憂的,舊的歸去,新的方能到來。
窮,盡也。冬季為一年中最后的季節,又稱“窮陰。在這殘酷的季節里相比于古人,今人的冬日比他們好過得多,家有暖氣,身有羽絨。詫異的是雖則如此,古人在冬天感到的幸福卻比今人容易得多。高深父先生的那句:“若能高朗其懷,曠達其意……攬景會心,便得真趣?!钡莱隽嗽?/span>。朋友,請用身體去丈量冬日吧,試著把殘冬過成雅冬。因為感知生活的樣子,才是冬天的意義?。ń鸱?/span> 文)